喜讯!海西重机近2个月内捷报频传:6月底,海西重机为黎巴嫩的黎波里港建造的2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4台轮胎吊成功交付;还是6月底,海西重机与黎巴嫩的黎波里港再次牵手,签订2台65T-63M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8台40吨轮胎吊项目;7月中旬,海西重机为毛里求斯路易港建造的6台41吨轮胎吊成功交付。中东市场、非洲市场开花结果,海上丝绸之路闪耀着海西重机的耀眼光芒,成绩的背后是海西重机年轻项目团队默默奉献的无悔青春。
初生牛犊不畏虎
要想更真实的了解黎巴嫩的黎波里港现场,必须得采访一个人:张思明,1989年出生,海西重机项目经理,优秀团干,黎巴嫩项目主要负责人。这是他第一次独立完成整个项目而且还是国外重点项目。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来说这个项目交机压力也是非常大的,何况是对他这样一个“新人”,困难可想而知。
在交机过程中他和项目团队(整个团队10个人,平均年龄30岁)克服了重重困难:交机前,现场调试好的设备又突发状况,机构时有报故障,但因工程师不在现场,他和项目组人员只能通过电话和工程师远程联系,逐步排查故障。在这期间为了保证每天的工作计划,应对突发情况,他和项目组人员使出“十八般武艺”,司机室当司机、检查线路等工作都亲自动手,问题顺利排除。
用他的话说就是“再大的困难咬咬牙就挺过去了”。当谈到这个项目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,他露出久违的笑容,“这个项目让我成长不少,业务技能和沟通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,特别是给我建立了强大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。”令人特别感动是,当谈到家人,张思明感到亏欠家人,因为妻子生孩子都不在身边,现在孩子快一岁了,有他陪伴的日子却不到1个月。
在国外的日子,整个项目组都很辛苦,很多人水土不服,出现了感冒、拉肚子、上火等现象,他们都克服了,与家人的聚少离多,他们也克服了。这就是我们海西人,初生牛犊不畏虎的闯劲和敢于担当的精神,让业主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,也为我们再次牵手,签订2台65T-63M岸边集装箱起重机、8台40吨轮胎吊项目铺平了康庄大道。
办法总比困难多
蔡文宇,1988年出生,毛里求斯项目负责人,优秀共产党员,连续两年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。该项目组7人,平均年龄33岁。通过采访,我们了解到毛里求斯项目6台41吨轮胎吊交机时间仅用了15天,就是这个年轻的团队,创造了海西重机交机新记录。
面临交机过程中的困难,项目组成员充分发扬不怕吃苦、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,第一次采用钢丝绳来优化防摇系统,使吊具摆动幅度控制在正负50毫米以内,大大提高了吊具稳定性,简化操作流程,生产效率大为提高;3天完成6台41吨轮胎吊卸船工作;基于业主和德国咨询方的严格要求,在设备调试和8小时耐久试验中,他和项目团队丝毫不松懈,制定严密的组织计划,并及时主动和业主沟通交流,督促落实跟踪,每天工作时间时常超过12个小时。用他朴实的话说:“我和我的项目团队都达成了这个共识,不完成计划任务都不允许休息,直到完成为止。”采访中才知道,项目组成员餐不定时已是常态,都是轮流倒班吃饭,一切为了实现对业主的承诺。
“办法总比困难多”的坚定信念始终印在他的脑海中,不怕困难,敢于直面困难,他每天制定好次日生产计划,并汇报给业主和德国咨询方,无论多晚下班,从未间断,有时候甚至到凌晨1点才忙完,他照常制定好计划发给业主。这种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业主和德国咨询方,使他们佩服有佳,在交机过程中积极配合和支持,业主的一句“perfect”也让整个团队的疲劳烟消云散。
青春无悔,共筑世界同心圆
不同的项目,不同的项目团队,相同的是他们都肩负着公司的重托和家人的期许,因为他们血液里都流淌着海西人勇于当担,坚持不懈,披荆斩棘,舍我其谁的精神气魄,完美的诠释着公司核心价值观“你给我机会,我给你喜悦”。
“不经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”。项目组虽然年轻,但青春无悔,天道酬勤,付出的努力终有回报。与黎巴嫩的黎波里港再次签订合同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海西人在国家“一带一路”的战略布局下,满怀“走出去”的信心,以“世界眼光看市场,国际标准做产品”的经营理念,坚持以客户为中心,坚持“客户至上”,奋力开拓国际市场,用心做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,在丝绸之路上不断前行,为推动地区发展、实现合作共赢贡献力量,为共筑中国梦、世界同心圆不懈奋斗。
鲁公网安备 37021002001011号